刑事诉讼法125条询问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一、刑事诉讼法125条询问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3、《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本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询问证人。4、《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询问被害人,适用本节各条规定。
二、询问犯罪嫌疑人如何进行?
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讯问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分别进行。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
三、传唤讯问的时间是多久?
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两次传唤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对于已经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或者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或者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综上所述,为了确定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出现冤假错案,刑事诉讼法对讯问程序及原则进行了明文规定,其中刑事诉讼法125条询问被害人,也适合各项规定。公安机关现场讯问证人的,应该出示工作证件,并且确保两名以上的侦查人员在场。对于讯问的笔录要妥善保管。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夏骏艺律师,手机:15052927793
@夏骏艺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5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专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有深厚的理论功底...More>>
·非法集资款谁来退赔 用什么办法追讨
一、非法集资款谁来退赔用什么办法追讨案发地人民政府组织有关成员单位成立专案组(或工作组)。按照案件的实际情况组织对非法集资活动的取缔和公告的发......
·女方没有尽到抚养义务怎么处理?
女方没有尽到抚养义务怎么处理?抚养孩子的每一个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离婚家庭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抚养,给孩子带来严重的......
·合伙企业如何引入股东?
合伙企业如何引入股东?合伙企业引入股东一般都是通过资金注入的方式进行的,股东是对股份公司债务负有限或无限责任,并凭持有股票享受股息和红利的个人......
·如何认定夫妻一方个人债务
如何认定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一方婚前或婚后以个人名义所负的与夫妻共同生活无关的债务。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应认定为夫妻一方个人......
·国家赔偿案件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一、国家赔偿案件收费标准(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上下浮动幅度:20%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二)涉及财产关......
·确定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确定合同无效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合同纠纷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
·法律援助的条件和对象
第一、法律援助的条件和对象那根据上面的两条来看,我们也能从此得出结论,法律援助的对象比较两极分化,要么是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没有辩护人的罪犯,国......
·一、房产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手续办理?
一、房产继承公证需要什么手续办理?办理房产继承手续必须经过房屋评估、继承公证、申请产权登记等办理过程。凡领取《房地产权证》的房屋,当房屋的......
·国有企业公司改制方法是什么?
国有企业公司改制方法是什么国有企业属于国家,也许是国家投资或是部分归属国家来参与管理。国有企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利弊也是共存,国有企业发展稳......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的责任承担是什么?
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的责任承担是什么公司的任何高层管理人员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我们就拿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法人代表来说,普......
·一、继子女继承遗产抚养关系必须要存在吗?
一、继子女继承遗产抚养关系必须要存在吗?继子女如与继父母之间存在抚养关系,则有权继承继父母遗产。《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