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公司之间是存在着劳动关系的,但是如果遇到公司裁员或者是
一、员工离职后诽谤原公司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1、恶意诽谤,影响公司形象,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2、《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是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里的捏造,是指凭空编造、散布,是指以各种方式在公众中宣传、扩散其捏造的虚假事实。
2、客体: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里的商业信誉,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誉,包括社会公众对该经营者的资信状况、商业道德、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积极评价。商品声誉,是指企业投放市场的商品在质量、品牌、风格等方面的可信赖程度和知名度。
三、诽谤公司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
(2)造成恶劣影响的。
四、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主观特征是什么?
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中应当包括认识到自己是在捏造事实,或者认识到自己所散布的信息是不真实的,有损他人商誉。
2、行为人希望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有学者认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主观方面包括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捏造事实、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必然会损害他人的商誉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主观方面应限于直接故意,且具有损害他人商誉的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均不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按照法律中的规定,如果员工恶意的损坏公司的信誉造成公司声誉以及信受损并且构成了严重且不能挽回的后果,公司可以对员工进行起诉,此时即使是员工离职后诽谤原公司也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严重的还会被处以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和拘役,还会被处以罚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夏骏艺律师,手机:15052927793
@夏骏艺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5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专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有深厚的理论功底...More>>
·小产权房屋买卖流程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在我们购买房屋的时候都有一个流程,但是除了商品房以外还有一种房屋叫做小产权房,对于小产权房屋的概念相信大多数人并不是那么的熟悉,那......
·检察院不批捕和补充如何处理?
检察院不批捕和补充如何处理?不批准逮捕的应立即放人,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诉法》......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有什么后果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有什么后果?非法捕猎野生动物可能构成犯罪,《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
·犯罪中止成立的要件有什么
犯罪中止成立的要件有什么犯罪中止的成立应具备三个条件:为了更好在司法实践中掌握犯罪中止应用,有必要对犯罪中止,犯罪的未遂,犯罪未遂进行比较犯......
·私人车辆无偿借与公司使用合同怎么签订?
私人车辆无偿借与公司使用合同怎么签订?1、无偿租赁实质上就是借用合同,法定代表人完全可以和公袭司签订一个借用合同,在合同中利用约定车辆的合理保......
·一、二手房买卖网签即备案吗?
一、二手房买卖网签即备案吗?二手房买卖网签是备案登记。二手房的备案可以维护买卖双方的正当权益,二手房买卖行为均须进行网上备案,目的就是有......
·退休返聘的不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
退休返聘的不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现在的人身体越来越好,很多人退休后还有足够的精力,或者单位非常重视退休人员的才干,有意愿将退休人员进行返聘,......
·员工羁押期间是否开工资?
员工羁押期间是否开工资?一般可以开工资,员工涉嫌犯罪被依法逮捕后,可能会被限制人身自由羁押。但是,虽然这个时候没有人身自由,但法院还没判决定罪......
·公房租金减免的情况有哪些
现实中,进行房屋租赁的很多时候都是租赁的私房,但这也不排除租赁公房的可能性。实践中,要是租赁的是公房的话,则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减免租金的......
·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民事诉讼一审举证期限是如何规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
·商标到期抢注时间界定的依据是什么
一、商标到期抢注时间界定的依据是什么?商标到期后还未满六个月的,其他企业申请注册类似商标就属于抢注。商标注册人在此期间未能办理的,可以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