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同居关系能去法院起诉吗
解除同居关系能去法院起诉吗?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婚姻关系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或者当事人解除同居地请求涉及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那结束同居时财产如何分割?请看下文的介绍。
一、解除同居关系能去法院起诉吗
同居关系并不是依法和通过法律途径建立起来的,那么其解除也无须运用法律手段,自行解除即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法院对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案件通常都不予受理。
但是,对于已婚者与他人同居的纠纷,或者因未婚同居引起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方面的争端,该条款进一步规定:“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并且“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如果同居一方是已婚者,即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或者涉嫌重婚罪的,因违反了婚姻法关于夫妻相互忠诚的原则,构成离婚过错,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涉及到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纠纷的,例如同居期间的收入、同居期间共同购买的房产、同居期间的债权债务等,按照一般共有的财产关系来处理,存在纠纷的法院应当受理并予以解决。
第三,如果是涉及到同居期间所生子女的抚养问题,法院也应当受理。
二、解除同居关系时财产如何分割
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若干意见第10条规定:
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
2、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按共有财产处理的仅为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及共同出资配置的财产,也就是同居期间一方的个人财产仍归一方所有,无法分清权属的一般认定为共同财产。
3、《若干意见》第8条规定:具体分割财产时应照顾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应根据对共同财产的贡献大小,出资比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妥善处理。
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除非是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况,其他同居人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法院不受理。但是您可以起诉请求法院处理同居财产的分割纠纷。去法院起诉的程序、需要收集的证据及其诉讼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具体内容你可以咨询一下的专业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夏骏艺律师,手机:15052927793
@夏骏艺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5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专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有深厚的理论功底...More>>
·吃饭时间摔倒了算不算工伤
吃饭时间摔倒了算不算工伤按《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二项规定,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所以......
·被认定为是私闯民宅罪怎么处理?
被认定为是私闯民宅罪怎么处理?被认定为是私闯民宅罪首先会要求其支付赔偿金,然后会判处其承担有期徒刑的处罚,但是具体的处罚年限和需要支付的赔偿,......
·民事诉讼起诉材料
民事诉讼起诉材料 一、公民(自然人)起诉应提交的材料 1、民事诉状(1个被告提交2份,2个被告提交3份,类推),都需原告签字捺印。 2、主要......
·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是什么?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立法机关制定了不少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都无一例外的规定了职员若加班,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计算职员应......
·员工在公司年底聚餐时摔伤是否算工伤?
在年底聚餐期间,单位员工摔伤能否算作工伤,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行为性质来判定。事故发生后,张某经诊断为左髌骨骨折,后经劳......
·婚姻继承多久办过户呢?
在生活中,一些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夫妻一方死亡,由此产生了死亡一方的房屋、存款等财产的继承问题,这些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纠纷的责任归属随着法律......
·监护人险的保险责任有哪些?
监护人险的保险责任有哪些?监护人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是:在保险期限内,由被保险人的监护对象(被监护人)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
·婚后福利分房 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后福利分房夫妻共同财产吗?福利房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福利房的产权问题,依照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确立的原则,结合以往的司法实践经......
·离婚房产如何办理过户
离婚房产如何办理过户离婚房产的过户办理,只要离婚的双方就财产达成协议到民政部门办理就可以了,但一定要及时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房产过户手续,即......
·申请商标无效流程是什么
申请商标无效流程是什么1、商标局做出宣告注册商标无效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2、当事人对商标局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