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怀孕都能监外执行吗?
一、根据法律规定怀孕都能监外执行吗?
孕妇都能暂予监外执行,在我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罪犯: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其中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期间,计入服刑期。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适用对象
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暂予监外执行是对一些犯罪分子,因为其符合相关规定,不对其收监,或者收监后暂予监外服刑的一种制度。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是什么?
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54条作了明确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
罪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哺乳期限按婴儿出生后1年计算。
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监外执行与缓刑的区别:
1、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
2、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也就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为条件。而缓刑则是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
3、监外执行是在判决确定以后才适用的变通执行方法,在判决宣告和刑罚执行期间均可适用,并不具有考验期。而缓刑则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决刑罚的制度,在判决刑罚的同时即可宣告。
4、适用监外执行的条件一经消失,即应收监外执行,差别只是执行的场所不同。而缓刑只有在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才能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除此这外不再执行原判刑罚。
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一些内容是非常的人性化的,比如说对于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的过程当中,如果有一些特殊的情况,身体方面的原因,可以在监狱外部之间,比如说怀孕的妇女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夏骏艺律师,手机:15052927793
@夏骏艺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5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专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有深厚的理论功底...More>>
·一、沁阳醉驾不会判刑的情形有哪些?
一、沁阳醉驾不会判刑的情形有哪些?1、挪动车位型:该类型的被告人驾驶车辆的目的并非在道路上行驶,而是为了挪动车位。被告人由他人驾车送回小区停......
·对付那些欠钱不还的人怎么办
对付那些欠钱不还的人怎么办当然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互相协商解决。如果债务人不配合处理,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起诉之前将债务人信息核实了(姓名、性别......
·著作权登记保护年限有多久?
著作权登记保护年限有多久?随着知识产权观念的深入人心,国家对于著作权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一般著作权等级保护是有一定年限的,到达保护的年限之......
·一、解除劳动合同能不转养老保险?
一、解除劳动合同能不转养老保险?1、可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须跨统筹地区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人员,另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手续。......
·划拔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划拔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说到划拨土地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具体什么是划拨土地,其实很简单,在我国除了出让土地就是划拨土地......
·关于物业费标准
关于物业费标准,在我们国家,商业性用房和居住性用房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您在进行相关物业费查询的时候,一定要说明是居住性用房还是商品房的物业标准......
·一、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有效期是几年?
一、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有效期是几年?诉讼时效是通过诉讼方式获得法律保护的一种期限。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如合同纠纷、债务纠纷等,也就是说要在3年内向......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起诉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起诉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
·未成年工的年龄范围是多少岁
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年龄规定为未满18周岁,而从劳动法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其中又具体区分为了未成年工和童工。其中,我国只允许用人单位招用未成年工,却......
·什么债务依法应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
什么债务依法应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财产负担的债务,该房屋没有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