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匿名名誉权侵权案件怎么确定管辖权
一、网络匿名名誉权侵权案件怎么确定管辖权?
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二、关于名誉权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执行)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第一千零二十六条 【合理核实义务的认定因素】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
(二)对明显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调查;
(三)内容的时限性;
(四)内容与公序良俗的关联性;
(五)受害人名誉受贬损的可能性;
(六)核实能力和核实成本。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作品侵害名誉权】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媒体报道内容失实侵害名誉权的补救】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二十九条 【信用评价】民事主体可以依法查询自己的信用评价;发现信用评价不当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采取更正、删除等必要措施。信用评价人应当及时核查,经核查属实的,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第一千零三十条 【民事主体与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民事主体与征信机构等信用信息处理者之间的关系,适用本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
在网络平台上匿名侵犯别人的名誉权也是违法的,名誉权侵权案件不构成刑事犯罪,所以,被侵权方无法通过公安机关调查侵权人的身份信息,可以考虑找律师处理,因为,被侵权方的确认了侵权人,然后再考虑管辖权问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夏骏艺律师,手机:15052927793
@夏骏艺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5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专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有深厚的理论功底...More>>
·房屋买卖居间合同违约金
随着时代一天天在变化越来越多人在城市奔波,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想买二手房的人。在二手房买卖中,通常都会约定滞纳金或是违约金。那么房屋买卖违约金......
·一、交通事故外伤性意病赔赔偿多少?
一、交通事故外伤性意病赔赔偿多少?交通事故外伤性意病赔赔偿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一般车祸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
·北京市二手房屋买卖合同
二手房买卖合同是常见的合同类型,买房的人和卖房的人通过协商一致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卖房将房屋的拥有权利转让给买房,买房需要支付协商的价款。那么......
·个人集资诈骗1000万怎么判?
集资诈骗罪的实施人往往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从而实施的诈骗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扰乱经济发展的秩序,而集资诈骗罪的......
·交通事故诉讼费收费标准
交通事故诉讼费收费标准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
·仲裁员回避情形有哪些
仲裁员回避情形有哪些被当事人选择的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自行向仲裁委员会披露并请求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其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
·作价入股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作价入股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我们都知道,对于企业入股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资金入股,也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还可以通过土......
·刑法修正案九缓期执行有什么规定?
刑法修正案九在去年正式颁布并实施,刑法修正案九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并出台了很多新规定。关于缓期执行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死刑缓期执行与一般的......
·肇事逃逸轻伤交强险赔偿是怎么样的?
现在的道路四通八通,也越来越宽了,车辆也比以往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就特别的容易出交通事故,如果伤及人命的可能还会就医,除了治疗的费用,还包括营......
·与对方没登记重婚行为吗?
与对方没登记重婚行为吗?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