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跟别人有孩子了构成重婚罪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重婚罪的定义可知: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法律规定可以明确看到,重婚罪保护的是先行登记的一对夫妻关系互相的忠贞,故而犯罪行为的重点在于行为人加入另一婚姻关系。而生孩子有可能是出轨乃至强奸导致的后果,只要没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和他人有的孩子是他们婚姻关系的结果,就不构成重婚罪。
二、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我国民法典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喜新厌旧;有的是出于贪图享乐;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在婚姻存续期间,单就和他人有孩子一件事情并不构成重婚罪,但一般来说,和他人有了孩子更有可能存在共同生活的痕迹,比如一方在另一方家中留存有常用生活必需品,甚至双方有独立的居所等等,结合其他证据,是有可能构成重婚罪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夏骏艺律师,手机:15052927793
@夏骏艺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5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专职律师。从事法律服务多年,有深厚的理论功底...More>>
·在新单位入职需要什么?
面对现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希望能够获得一份好的就业机会。所以很多的劳动者为了能够找到好的就业机会,采取许多办法。并且已经获......
·附条件合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附条件可以分为延缓条件、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和否定条件。第一,延缓条件。延缓条件是指以其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发生的条件。合同成立之后,当事人不愿......
·一、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程序是怎么样的?
一、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程序是怎么样的?第一步:报案。报案时需要提供以下资料:1、保险单、行驶证和驾驶证。2、开车到保险公司。3、在保险公司理赔......
·公安对信用卡诈骗的认定是怎样的
由于信用卡诈骗犯罪属于公安机关直接立案侦查的公诉案件,因此实践中,往往需要由公安对这类犯罪作出相应的认定。那具体来说公安对信用卡诈骗的认定是......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作为入罪标准是怎么样的?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作为入罪标准是怎么样的?一、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作为入罪标准是怎么样的?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
·制造毒品罪的构成要件是怎样的
毒品犯罪是我国法律严厉打击的。毒品犯罪包括制造毒品罪、运输毒品罪、走私、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等。而就制造毒品罪来看,制造毒品罪的构成......
·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是什么?
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是什么?工程项目一般是复杂而严谨的,不仅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需要被严格监督,工程验收的过程中也有着严格的验收标准,我国有发......
·公司业务调整辞退员工怎么赔偿?
公司业务调整辞退员工怎么赔偿?用人单位也不得在未经协商也无法律规定的情形下,随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即便是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变化,为......
·企业破产清算优先债权的顺序是什么?
企业破产清算优先债权的顺序是什么?一、破产费用及共益债务的清偿1、破产费用: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破产费用具体包括:破产案件的诉讼费......
·一、醉驾五年后就可以考取驾驶证了吗?
一、醉驾五年后就可以考取驾驶证了吗?不一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最新修改的内容规定: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判刑三年缓刑五年是不用服刑了吗
判刑三年缓刑五年是不用服刑了吗?判刑三年缓刑五年不等于不用服刑,如果违反缓刑考验期的固定,罪犯还需要执行原判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