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罚方法有哪些?
每位公民都有言论自由,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言论自由过了度,就会对他人的财产和精神造成损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就是属于言论自由过度的范围,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下面我们为您简单介绍下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罚方法有哪些。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罚方法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采取列举的方式,对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中“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规定进行了类型化和具体化,包括:
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只要符合《解释》规定的上述两种情形之一,即可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具有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客观上也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符合刑法的规定。但是,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不构成诽谤罪。
一、诽谤他人的处罚 ?
1、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3、如果诽谤他人造成严重后果,将构成诽谤罪。需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诽谤他人处罚的相关规定
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1)情节特别轻微的;
(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3)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5)有立功表现的。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罚方法会根据其恶劣程度,而不同实施,言论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但需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以上是我们的简介,如果有想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会为您详细解答。
总结:每位公民都有言论自由,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言论自由过了度,就会对他人的财产和精神造成损害,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就是属于言论自...#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夏骏艺律师简介:女,法学学士,部门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15年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1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专职...
More>>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修订说明是什么?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说明是什么?所谓的期货交易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交易方式。贸易的方式总类越来越多,新的事物在吸引人的时候,也伴随着诸多风险的存在,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秩序,政府往往......
·当前似乎结婚和离婚都已经不是什么?
当前似乎结婚和离婚都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有的人甚至是多次结婚和离婚。而这结婚和离婚有的是因为感情不和,有的这是利益问题。不管是因为什么,最后都会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利益,结婚......
·中国刑法擅自发行企业债券罪怎么量刑
中国刑法擅自发行企业债券罪怎么量刑?擅自发行企业债券罪的量刑标准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
·确认合同无效有诉讼时效限制吗?
确认合同无效有诉讼时效限制吗?一、确认合同无效有诉讼时效限制吗?确认合同无效不一定有诉讼时效限制,具体是否受时效限制的规定如下:1、重大误解、被欺诈、被胁迫等签署的合同,时效为......
·土地使用权证管理规定是什么
土地使用权证管理规定是什么为了更好的维护我国的土地资源,其实,我国针对于土地的法规还是比较多的。正因为如此,我国公民就需要了解一下我国的基本土地管理办法,以免因为不了解我国的法规......
·一、培训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培训期可以随时辞职吗?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处罚方法有哪些?
夏骏艺律师
副主任 主办律师 执业5年
15052927793
www.nj64.com
|